闽清招商指南
地质
闽清属于中国江南古陆的一部分,由前震旦纪构成褶皱基底,中生代时期强烈的燕山运动形成了新华夏构造体系,奠定了现代地质面貌的基本格局,其区域构造线以北东向和北北东向为主,控制了全县山脉、水系的展布和矿藏的分布。
地貌
闽清县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丘广布,平原狭小,层状地貌明显。
闽清地当闽中大山带戴云山脉和闽北山带鹫峰山脉的交接地段。县境内的闽江以南为戴云山脉东北麓,山岭绵亘于边境,由于梅溪强烈下切,丘陵广布,有坂东、白中、塔庄、池园等河、谷平原,坂东平原为全县之最;北部系鹫峰山脉南麓,地势急剧上升,千米山峰遍布,山岭逼岸,坡陡壁峭,盆谷相间,东桥谷地最大。
全县地势:四周群山连绵,峰峦叠嶂,尤以北部、西部和东南部地势最高,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多盘踞于这些地带,并且随山脉、溪流的展布,整个地势具有从四周山地向中央的闽江、梅溪河谷逐渐降低的趋势。
气候
县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形地貌错综复杂,生态环境不
同,一年四季差异明显。春季,气温回升快,3~4月上旬气候多变,冷热无常,春播常遇低温阴雨,春末多阴雨,时有冰雹和洪涝灾害出现,个别年头遇春旱。夏季,初夏处于梅雨高峰期,多发生洪涝灾害,梅雨结束后天气晴热,午后时有大风、雷阵雨和冰雹。台风在沿海登陆时多带来暴雨,少台风年份多出现干旱。秋季,一般天气晴好少雨,气候干燥,秋温高于春温,常发生干旱。高山地区10月末,平原11月中旬后出现初霜。冬季,天气寒冷,多刮西北风,晴天夜间常有霜冻出现,山区冬末春初时有降雪,千米以上山峰则有积雪。
物候
根据县气象和农业部门60至80年代观察记载的县内某些生物受气候和其他环境因素影响而出现的不同现象的资料整理。植物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和花卉。粮食作物中的早、晚稻,主要观察坂东、白中平原地区;中稻观察下祝、桔林山区。大豆主要观察东桥、金沙、省璜乡;花生、芋和西红柿观察白樟、云龙乡。果树和花卉主要观察梅城、梅溪一带。动物主要观察燕、布谷鸟、青蛙和蝉。燕,3月中、下旬从南方飞来,营巢屋内檩上或檐下,秋末霜降后飞回南方。布谷鸟,又名大杜鹃,4月中旬初开始鸣叫,说明农事到了播种季节,6月下旬终鸣。青蛙,4月中旬始鸣,10月下旬终鸣。蝉,5月初旬始鸣,10月下旬终鸣。
